2022年5月15日 星期日

BMJ小小統計問題(42):什麼是相對危險性? (Relative risks?)

BMJ小小統計問題(42):什麼是相對危險性? (Relative risks?)

 

什麼是相對危險性(relative risk)

匯東華的小小統計問題 :D

每周末出刊。

 

前言:

本期開始會介紹RR(relative risk,相對危險性)OR(odds ratio,勝算比)。這二個效果量指標經常被搞混,解讀也不見得正確。如本期研究所得之RR=1.90,應該如何解讀?在何種情況下才能夠計算RR?常見的還有之前幾期介紹過的HR(hazard ratio)。統計方法與研究設計理當一體成形,二者密不可分,才能提供可信賴的結果。未來幾周將圍繞相關主題展開,

 

題目:

研究人員評估社區為治療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使用β lactam抗生素對兒童抗生素抗藥菌盛行率的影響。在初級照護招募119名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兒童,其中71人接受了β lactam抗生素。採用前瞻性世代研究設計,在第2周和第12周進行追蹤。通過在招募和追蹤時從咽喉拭子中發現的多達4株嗜血桿菌(Haemophilus species)分離株存在ICEHin1056抗藥元來評估抗生素抗藥性[1]

 

在兩周時,67%使用抗生素的兒童分離出具有ICEHin1056同源物的嗜血桿菌,而未使用抗生素的兒童只有36%(相對危險性(relative risk)= 1.995%信賴區間:1.2 ~ 2.9)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的? (複選)

a)相對危險性是使用抗生素兒童與未使用抗生素兒童產生抗藥性的機率之比。

b)兩周後,那些使用抗生素兒童表現出抗生素抗藥性的可能性比沒有使用抗生素的兒童高190%

c)兩周後,使用抗生素的兒童出現抗生素抗藥性的風險(risk)比沒有開抗生素的兒童高90%

d)只有在能夠估計處於風險的母群體(population at risk)情況下,才能計算相對危險性(RR)

 

 

 

答案:

a,c,d正確,b錯誤。

 

詳細說明:

機率(Probability)通常被稱為風險(危險性,risk)。相對危險性是分析世代研究的常用的方法,以調查暴露於治療或生活方式選擇是否影響疾病的風險或結果。相對危險性(relative riskRR)指暴露於特定生活方式或治療的疾病或結果之風險與沒暴露者風險的比值。上述RR計算為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開抗生素的兒童與未開者的抗生素抗藥性風險之比(a正確)

 

RR描述與未暴露組相比,接觸處方抗生素如何影響抗生素抗藥性風險的大小。上述RR大於1RR=1.90,表示服用抗生素兒童的抗藥性風險是未服用兒童的1.90倍。若抗生素抗藥性的風險不受是否使用抗生素的影響,那麼RR=1,即1.0。因此,從RR減去1.0使我們可以推斷,使用抗生素兒童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風險比那些未使用者高0.9090% (b錯誤,c正確)

只有當我們能夠估計處於風險中的母群體(d正確)時,才應當計算RR。對本世代進行縱貫性追蹤,一開始所有兒童都有抗生素抗藥性的風險。因此,可以從樣本估計急性呼吸道感染母群體中,兒童的抗生素抗藥性風險。即能夠估計有無暴露處方抗生素兒童的風險。

上述RR未對任何可能的干擾因素進行調整。例如,抗生素抗藥性的風險可能隨著兒童的年齡而變化。如果不加以考慮,那麼年齡可能會干擾抗生素處方和抗生素抗藥性間的關係。不能對干擾因素進行調整將產生虛假的結果。干擾與RR信賴區間會在以後討論。

 

Reference:

1.     Chung A, Perera R, Brueggemann AB, Elamin AE, Harnden A, Mayon-White R, et al. Effect of antibiotic prescribing on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individual children in primary car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2007;335:429.

2.     Sedgwick P. Cohort  studies. BMJ2010;340:c1002.

#BMJ

#醫學統計

#Relative risks

 

 

原文題目:

Researchers assessed the effects of β lactam antibiotics prescribed in the community for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on the prevalence of 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 in an individual child. A total of 119 childre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ere recruited in primary care, of whom 71 received a β lactam antibiotic.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design was used with follow-up at two and 12 weeks. Antibiotic resistance was assessed by the presence of the ICEHin1056 resistance element in up to four isolates of Haemophilus species, recovered from throat swabs at recruitment and follow-up.[1]

At two weeks, 67% of children prescribed antibiotics had isolation of Haemophilus isolates possessing homologues of ICEHin1056, compared with 36% of those not prescribed antibiotics (relative risk = 1.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2 to 2.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f any, are true?

a) The relative risk is the ratio of probability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children prescribed antibiotics relative to those not prescribed antibiotics.

b) At two weeks, those children prescribed antibiotics were 190% more likely to exhibit antibiotic resistance relative to children not prescribed antibiotics.

c) At two weeks, those children prescribed antibiotics had a 90% greater risk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relative to children not prescribed antibiotics.

d) Relative risk should only be calculated if we can estimate the population at risk.

 

 

 

Answers

Answers a, c and d are true, whereas b is false.

 

Cite this as: BMJ 2010;341:c3983

https://www.bmj.com/content/341/bmj.c3983

 

2022年5月12日 星期四

臨床科學研究線上工作坊:第一部築基篇

 臨床科學研究線上工作坊:第一部  築基篇


日期:2022624()

時間:8:30-12:30,共4小時

地點:Google meet,開課前3天,會將連結寄至完成報名者信箱。

費用:新生45,000(含稅);舊生42,000(含稅)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2619()下午5:00止。

活動報名:匯東華官網

適用對象:對臨床研究有興趣者

 

課程簡介:

這是一個與現實世界相映照,看似相同卻又迥異;看似不同,卻又相融的世界,我們稱之她為科學」。研究是透過不斷探尋的過程,建立自己的科學之道。本次工作坊為臨床科學研究第一部───築基篇,之後再舉辦破妄篇:一式破盡天下法。透過本課程,將可以學到:

1.     為什麼我們要作研究?

2.     研究對臨床實務的意義與貢獻?

3.     臨床研究分為那些類型?針對初學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4.     臨床研究免費可取得的資源有哪些?

5.     怎麼跨出第一步?

透過回答與討論這些問題,幫助學員築好研究之道基礎。築基築基,築的是科學世界的根基。主講者 陳秀敏博士,身具豐富的醫學統計與流行病學研究法之教學和研究經驗。在博士班就學時,被指派為碩博班課程規劃委員。藉由跨領域專長,經由系統性的主題規劃,引導學員認識一個瑰麗、有趣,井然有序的科學微世界。

第一部:

築基篇:準備好認識一個新世界了嗎?

時間

議程

主講者

8:30-8:45

報到

 

8:45-9:15

為什麼要作研究?始於好奇

我們從小就喜歡問為什麼?還記得自己問過多少次嗎?

陳秀敏 博士

9:15-9:30

討論 & QA

在實務工作上,最常被問那些問題?無論來自於你、病人、同儕?

陳秀敏 博士

9:30-10:15

現實世界與科學世界:兩個世界

我們身處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中,一個是雜亂無章的現實世界,一個是井然有序的科學微世界。二個世界互為表裡,相同卻又迥異。如何把臨床問題形塑成科學問題?

陳秀敏 博士

10:15-10:30

休息

 

10:30-11:20

淺談研究的分類?築基期適合哪種?

實證醫學金字塔外,還有最近興起的診斷與預測模型,以及AI機械學習。頭昏眼花嗎?哪種適合入手呢?

陳秀敏 博士

11:20-11:30

休息

 

11:30-12:20

你的研究作了個寂寞?主題的選擇

怎麼跨出第一步呢?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選題不是亂選的,是有策略的。好的主題帶你上天堂。當然,要結合可獲取的資源來評估。有哪些免費優質的研究資源呢?

陳秀敏 博士

12:20-12:30

討論 & QA

把築基期的功課帶回去完成

陳秀敏 博士

🌸認識匯東華🌸

 

 

JAMA Internal Medicine:醫師 vs. ChatGPT對社交媒體上病人問題的回覆,誰更好?

JAMA Internal Medicine :醫師 vs. ChatGPT 對社交媒體上病人問題的回覆,誰更好?   全文連結: https://reurl.cc/Ovk14D 重點:   問題: ChatGPT是否能提供與醫生的回覆同等的品質和同理心?   ...